欢迎访问若羌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今日关注

若羌:“非遗”出圈学校的社团活动竟如此有趣

发布时间:2023-04-07 12:59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打印 ]
【字体:
分享:

近年来,若羌县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创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精心设计课程、精准选派老师、精细实施教学等措施,将非遗项目融入课堂改革、体艺实践、课后服务中,增加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传承。

“咚哒哒哒,咚哒哒,咚哒......”4月6日下午,随着鼓声的响起,若羌县第一小学的舞狮训练开始了,二十多名学生聚集操场,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的学习着舞狮的基本动作,充分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风采与魅力。

若羌县第一小学学生乃比·亚库甫已经学习舞狮一年了,舞狮技能也像模像样,他高兴地说:“我很喜欢舞狮,因为小狮子舞起来特别可爱,我会好好学习,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图片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人把狮子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够保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以及其他重大活动时舞狮的习俗。若羌县第一小学从2022年初,便将舞狮正式引入校园,锣鼓伴奏,狮随乐舞的壮观场面成为学校的独特风景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们学会了舞龙舞狮的一些基本动作和套路,也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困难和辛苦。开设社团活动不仅营造了富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又在引领学生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舞狮社团老师裴雯慧说道。

若羌县第一小学德育处主任杜阳飞说:“开展非遗教育,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既需要推广普及,还需要通过生动的体验实践,让学生真正走近非遗,爱上非遗。”

据了解,若羌县第一小学在开设社团课程时,专门邀请专业教练驻校指导,系统化培养训练老师和学生,逐步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社团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明确学校社团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其中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武术项目逐渐发展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下一步,若羌县将继续努力把优秀的非遗资源转化为丰富课程内容,让非遗走进校园,走近孩子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兴趣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不断优化非遗进校园的方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