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若羌县迎来一年一度的繁忙接羔季,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各族农牧民羊圈里活蹦乱跳的“新成员”,也让牧民们尽享收获的喜悦和育幼的希望。
“咩咩咩……”3月27日,走进若羌县铁干里克镇努尔巴格村牧民邢杰家的棚圈里,几只出生不久的小羊羔叫得正欢,在棚圈中蹦蹦跳跳,肥壮可爱,工人们正忙着给羊羔喂奶加料。
邢杰是铁干里克镇远近闻名的养羊专业户,养殖已有六个年头,为了确保母羊顺利生产、提高羊羔成活率,他提前修缮了棚圈,并储备了大量饲草料,早早做好了春季接羔的准备。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逐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通过优化畜群结构,推进羊的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使得羊群个体质量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看着眼前的这群小羊羔邢杰喜上眉梢,他说:“我们家今年饲养基础母羊520只,从2月底就开始接羔,已接羔100多只,到4月份底预计产羔达到260只左右,在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羔羊的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给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虽然很忙碌,但心里特别开心!”
今年开春以来,若羌县早计划、早部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接羔保育技术指导工作,及时了解牲畜健康状况、饲草储备、棚圈保暖等接羔前期准备情况和羔羊成活率等,引导养殖户由传统饲养管理方式向科学饲养管理方式转变,有效地保障了接羔保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若羌县基础羊存栏在12.8万只左右,全县已产羔3.9万只左右,预计4月底产羔可达到4.3万只左右,春羔生产工作正顺利有序进行,为养殖户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克日木·库尔班说道。
从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可以看出,乡村振兴、特色畜牧业大有可为,也亟须作为。乘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近年来,若羌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生产结构,推动畜牧产业在发展规划、种业发展、科技引领方面的突破,并在政策、组织、服务以及人才等方面为特色畜牧业发展赋能。
下一步,若羌县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高效养殖、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生态健康”具有若羌特点的畜牧业发展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