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参保患者门诊用药负担,可以门诊治疗的,仍然长期需要依赖药物维持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选择了部分病种,建立了门诊慢性病保障机制。
2023年城乡居民门诊大病、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两病”等报销政策及各定点医疗机构认定备案情况如下:
一级定点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90%;二级定点医院(县医院):报销比例为60%;三级定点医院(州医院):报销比例40%;取消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起付线标准。截止到7月底,符合居民门诊慢病认定备案条件人员117人。
城乡居民门诊大病病种分为4种:各类恶性肿瘤(白血病)、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苯丙酮尿症。州域内门诊大病不设置起付线,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最高限额执行,统筹支付比例为70%,限额标准费用累计进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截止到7月底,符合居民大病备案条件人员40人。
城乡居民“两病”报销,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为50%,年度限额:高血压360元/年,糖尿病480元/年。今年截止到7月底,符合居民“两病”门诊备案条件人员12人。
为减轻参保患者门诊用药负担,可以门诊治疗的,仍然长期需要依赖药物维持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选择了部分病种,建立了门诊慢性病保障机制。
2023年城乡居民门诊大病、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两病”等报销政策及各定点医疗机构认定备案情况如下:
一级定点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90%;二级定点医院(县医院):报销比例为60%;三级定点医院(州医院):报销比例40%;取消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起付线标准。截止到7月底,符合居民门诊慢病认定备案条件人员117人。
城乡居民门诊大病病种分为4种:各类恶性肿瘤(白血病)、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苯丙酮尿症。州域内门诊大病不设置起付线,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最高限额执行,统筹支付比例为70%,限额标准费用累计进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截止到7月底,符合居民大病备案条件人员40人。
城乡居民“两病”报销,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为50%,年度限额:高血压360元/年,糖尿病480元/年。今年截止到7月底,符合居民“两病”门诊备案条件人员12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