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一头连着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百姓民生。2024年若羌县新增经营主体1038户,较2023年同期增长10.6%,创近五年新高;查办各类违法案件68起,罚没款104.53万元,有效打击了违法行为、彰显了法律威严;巴州若羌县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若羌县被推荐申报“自治区质量强县示范县”……一串串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工作,记录着若羌县市场监管局党员干部昂首阔步、砥砺奋进的足迹,折射出其以高水平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成效。
强化党建示范引领
关键词——“争先”
“小个专”是市场经营的重要主体,在经营主体中占比高、涉及广、影响大。
“作为一名商户党员,自从亮出监管部门颁发的‘党员诚信经营户’的牌子后,一方面对自己的诚信经营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顾客看到牌子后也能买得放心,经营收益明显增长了。”若羌县幸运商行党员王盼说道。
今年来,若羌县市场监管局把“小个专”党建工作深度嵌入职能监管,率先成立“小个专”党建指导工作站,建立小微企业党支部15个,个体工商户党支部3个,实现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目标。
市场监管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2024年以来,党支部率先发布“党建引领·市监为民”党建品牌,打造“1+5+20+N”党建品牌矩阵,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政务信息被中国质量新闻网、今日头条、央广网、搜狐网、石榴云等自治区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290次,巴州日报社专访报道2次;参加《党支部工作手册》集中展评竞赛荣膺第一名,被评选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
人才培育一直以来是市场监管部门极度重视的工作。
今年以来,加大了复合型市场监管人才的培养,先后派选80人次赴疆内外学习考察、业务培训,选派骨干参加自治区市场监管系统第二届业务技能大赛政务信息编写及公文写作大比武,荣获巴州赛区一等奖、南疆对抗赛及总决赛团体第一好成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改革”
如何让群众实现不见面审批、更优质的享受注册登记服务?
新开业的若羌县金爱冷面翟桂玲说:“现在办理营业执照太方便了,我是在网上自助申请的,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真的很快。”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见面审批,这一切在若羌变成了现实。
若羌县积极开通跨域“快车道”,48项商事登记事项“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实现企业异地开办“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全县新增经营主体1038户,较2023年同期增长10.6%,创近五年新高;现有经营主体5978户,其中企业1815户,占比首次超过30%;私营企业1461户,占企业户数比例达80.5%,较上年同期增长10.8%,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率。
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是若羌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同时离不开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监管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若羌县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监管为民”理念,推进监管方式向纵深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企业年报率达96.37%,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任务公示率100%,帮助3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修复,表彰诚信商户、诚信企业20家;出台“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清单,依照清单规定不予处罚6起,依法从轻减轻处罚37起。
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创新”
如何当好企业首席质量官?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刘清旺说,首席质量官是企业第一质量人,是质量安全的把关者,是质量创新的推动者,是质量提升的总策划师,通过参加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我对首席质量官的重要性又有了全新认识。
2024年,若羌县以特色产业为优势,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积极动员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培训考证,21人通过培训测试考取证书,1家企业被评定为“自治区质量标杆企业”;巴州若羌县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若羌县被自治州推荐申报“自治区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单位。
围绕县域产业需求,若羌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设立首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园区26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减免检定检测费20余万元;修订若羌红枣地方标准4项,新增标准3项,若羌红枣以46.11亿元成功入围中国果品品牌价值榜,位列第25位;目前,全县拥有专利企业9家83件,有效注册商标671件。
全力维护市场秩序
关键词——“安全”
2024年,不少若羌县居民群众发现,外卖包装多了一道“安全锁”——食安封签。
“有了这个小封条,我们点外卖更放心了,不用担心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受污染、被动手脚,目前若羌县已订制1.5万张‘食安封签’投放市场。”若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主办图尔贡江·阿力木介绍说道。
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若羌县市场监管局还积极打造食品安全示范点位26个,开展监督抽检和“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一老一小”食品抽检等350余批次,发放“反食品浪费”海报、宣传单1000余张,食品安全工作迈上了新水平。
守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及产品质量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
2024年,若羌县市场监管局查办涉及“四大安全”案件41起,组织消除安全隐患213处,提出改进建议131条,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隐患整治和燃气灶具安全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特种设备继续保持“零事故”,监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守住了市场安全底线。
放心消费是一个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志。
2024年以来,若羌县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在若羌”主题活动,培育放心消费承诺单位56家,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单位45家,为5家新成立的消费维权服务站进行授牌;全年受理12315、12345投诉举报314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2.22万元,投诉办结率、满意率100%,做到了让广大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满意。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展望未来,前行路上尽管有风雨、有坎坷,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面挑战,持续续写波澜壮阔的市场监管新篇章。”若羌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柯翔说道。
市场监管一头连着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百姓民生。2024年若羌县新增经营主体1038户,较2023年同期增长10.6%,创近五年新高;查办各类违法案件68起,罚没款104.53万元,有效打击了违法行为、彰显了法律威严;巴州若羌县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若羌县被推荐申报“自治区质量强县示范县”……一串串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工作,记录着若羌县市场监管局党员干部昂首阔步、砥砺奋进的足迹,折射出其以高水平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成效。
强化党建示范引领
关键词——“争先”
“小个专”是市场经营的重要主体,在经营主体中占比高、涉及广、影响大。
“作为一名商户党员,自从亮出监管部门颁发的‘党员诚信经营户’的牌子后,一方面对自己的诚信经营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顾客看到牌子后也能买得放心,经营收益明显增长了。”若羌县幸运商行党员王盼说道。
今年来,若羌县市场监管局把“小个专”党建工作深度嵌入职能监管,率先成立“小个专”党建指导工作站,建立小微企业党支部15个,个体工商户党支部3个,实现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目标。
市场监管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2024年以来,党支部率先发布“党建引领·市监为民”党建品牌,打造“1+5+20+N”党建品牌矩阵,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政务信息被中国质量新闻网、今日头条、央广网、搜狐网、石榴云等自治区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290次,巴州日报社专访报道2次;参加《党支部工作手册》集中展评竞赛荣膺第一名,被评选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
人才培育一直以来是市场监管部门极度重视的工作。
今年以来,加大了复合型市场监管人才的培养,先后派选80人次赴疆内外学习考察、业务培训,选派骨干参加自治区市场监管系统第二届业务技能大赛政务信息编写及公文写作大比武,荣获巴州赛区一等奖、南疆对抗赛及总决赛团体第一好成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改革”
如何让群众实现不见面审批、更优质的享受注册登记服务?
新开业的若羌县金爱冷面翟桂玲说:“现在办理营业执照太方便了,我是在网上自助申请的,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真的很快。”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见面审批,这一切在若羌变成了现实。
若羌县积极开通跨域“快车道”,48项商事登记事项“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实现企业异地开办“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全县新增经营主体1038户,较2023年同期增长10.6%,创近五年新高;现有经营主体5978户,其中企业1815户,占比首次超过30%;私营企业1461户,占企业户数比例达80.5%,较上年同期增长10.8%,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率。
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是若羌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同时离不开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监管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若羌县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监管为民”理念,推进监管方式向纵深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企业年报率达96.37%,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任务公示率100%,帮助3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修复,表彰诚信商户、诚信企业20家;出台“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清单,依照清单规定不予处罚6起,依法从轻减轻处罚37起。
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创新”
如何当好企业首席质量官?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刘清旺说,首席质量官是企业第一质量人,是质量安全的把关者,是质量创新的推动者,是质量提升的总策划师,通过参加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我对首席质量官的重要性又有了全新认识。
2024年,若羌县以特色产业为优势,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积极动员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培训考证,21人通过培训测试考取证书,1家企业被评定为“自治区质量标杆企业”;巴州若羌县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若羌县被自治州推荐申报“自治区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单位。
围绕县域产业需求,若羌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设立首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园区26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减免检定检测费20余万元;修订若羌红枣地方标准4项,新增标准3项,若羌红枣以46.11亿元成功入围中国果品品牌价值榜,位列第25位;目前,全县拥有专利企业9家83件,有效注册商标671件。
全力维护市场秩序
关键词——“安全”
2024年,不少若羌县居民群众发现,外卖包装多了一道“安全锁”——食安封签。
“有了这个小封条,我们点外卖更放心了,不用担心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受污染、被动手脚,目前若羌县已订制1.5万张‘食安封签’投放市场。”若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主办图尔贡江·阿力木介绍说道。
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若羌县市场监管局还积极打造食品安全示范点位26个,开展监督抽检和“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一老一小”食品抽检等350余批次,发放“反食品浪费”海报、宣传单1000余张,食品安全工作迈上了新水平。
守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及产品质量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
2024年,若羌县市场监管局查办涉及“四大安全”案件41起,组织消除安全隐患213处,提出改进建议131条,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隐患整治和燃气灶具安全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特种设备继续保持“零事故”,监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守住了市场安全底线。
放心消费是一个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志。
2024年以来,若羌县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在若羌”主题活动,培育放心消费承诺单位56家,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单位45家,为5家新成立的消费维权服务站进行授牌;全年受理12315、12345投诉举报314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2.22万元,投诉办结率、满意率100%,做到了让广大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满意。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展望未来,前行路上尽管有风雨、有坎坷,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面挑战,持续续写波澜壮阔的市场监管新篇章。”若羌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柯翔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