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示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今年以来,若羌县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若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文化条件。
坚持理论武装“固本”
筑牢思想堤坝
优化中心组学习形式,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指导制度,推行各党委(党组)交叉列席学习制度,开展学习观摩会2场,打造示范课5场,不断提升学习质效。健全大宣讲工作机制,持续提升12年的“红枣红心”理论宣讲品牌,指导推动乡镇和行业打造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员队伍10支,全面提升宣讲队伍整体业务素质。2024年以来开展各级各类宣讲活动7150场次,受众12.8万人次,不断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到群众。创新开办网上“云宣讲”,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云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网上宣讲栏目,发布宣讲视频57部,让各族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坚持精神文明“通络”
弘扬主流价值
践行创建为民宗旨,持续巩固10年来创建基础和工作经验,建立“日周月季年”创建机制,推行文明交通等九大专项文明行动,城市风貌和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提升。激发文明实践活力,把实践阵地延伸到小区、巴扎、家庭,融入教育培训机构、手工作坊等社会力量,让文明实践在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上切合群众所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510余场次,累计惠及各族群众12万余人次,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提质增效。培育文明新风尚,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六大习惯贵养成”专项文明行动,组织15名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开展“新疆行”融情交流活动,集中展示余文丽、帕太姆罕·巴拉提等16位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群众出镜参与拍摄抵制高价彩礼、集体婚礼视频备受追捧。深挖农牧民、企业职工等基层一线模范人物,建立130余人的先进模范数据库,“争做好人、崇尚荣誉”的主流价值更加凸显。
坚持文化文艺“润心”
激发奋进力量
注重文物保护利用,持续推进楼兰博物馆展陈提升,推行“文物云观展”“流动博物馆”线上+线下展览,开办“馆长讲楼兰”宣传栏目,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今年以来博物馆接待游客累计2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加大楼兰文化研究阐释,成功召开第三届地理测年年会暨第五届楼兰学术研讨会,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理论文章120篇,建立楼兰文化研究智库53人,完成《楼兰文物集成》和《百年楼兰学研究》编订。增强精品文艺创作力度,创作《我的楼兰姑娘》《楼兰在哪里》《楼兰我来了》等歌曲,设计发布楼兰霓裳时装50套,楼兰文创荣获自治州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旅游纪念品类特等奖,不断提升楼兰文化享誉度。
坚持新闻宣传“赋能”
奏响若羌声音
正面宣传强劲有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巴州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若羌零距离、“若羌好地方”APP等媒体平台开设“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烈庆祝巴州成立70周年”等专栏20余个,精心策划推出宣传报道1.5万余条和1000余条融媒产品,围绕“枣花开了”系列活动、“楼兰之夜”音乐会、“俞”你同行走进若羌等重要活动开展网络直播60余场次,累计在线观看5600余万人次,全方位、立体式展现若羌县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借助外力展形象,持续加强与人民网、新华网、新疆日报等中央、自治区级主要媒体深度合作,2024年累计在自治州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稿件8500余条,位居全州前列。《为万家灯火坚守大国工程坚守现场——中绿电4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中秋坚守岗位》《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等4篇报道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24年在央媒刊稿4000余条,让若羌频频“出圈出彩”。形成合力促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年生产高质量新闻稿件9000余条,《龙年首场寒潮来袭新疆巴州出现风吹雪天气当地妥善安置滞留旅客》《中国好时节∣红枣丰收甜蜜蜜·新疆巴州若羌且末红枣节》浏览量达2000万人次,主流思想舆论得到持续巩固,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让若羌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新岁序开,同赴新程。2025年,我们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全方位立体式讲好若羌故事,以宣传思想文化的强大力量助推若羌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书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示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今年以来,若羌县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若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文化条件。
坚持理论武装“固本”
筑牢思想堤坝
优化中心组学习形式,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指导制度,推行各党委(党组)交叉列席学习制度,开展学习观摩会2场,打造示范课5场,不断提升学习质效。健全大宣讲工作机制,持续提升12年的“红枣红心”理论宣讲品牌,指导推动乡镇和行业打造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员队伍10支,全面提升宣讲队伍整体业务素质。2024年以来开展各级各类宣讲活动7150场次,受众12.8万人次,不断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到群众。创新开办网上“云宣讲”,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云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网上宣讲栏目,发布宣讲视频57部,让各族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坚持精神文明“通络”
弘扬主流价值
践行创建为民宗旨,持续巩固10年来创建基础和工作经验,建立“日周月季年”创建机制,推行文明交通等九大专项文明行动,城市风貌和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提升。激发文明实践活力,把实践阵地延伸到小区、巴扎、家庭,融入教育培训机构、手工作坊等社会力量,让文明实践在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上切合群众所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510余场次,累计惠及各族群众12万余人次,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提质增效。培育文明新风尚,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六大习惯贵养成”专项文明行动,组织15名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开展“新疆行”融情交流活动,集中展示余文丽、帕太姆罕·巴拉提等16位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群众出镜参与拍摄抵制高价彩礼、集体婚礼视频备受追捧。深挖农牧民、企业职工等基层一线模范人物,建立130余人的先进模范数据库,“争做好人、崇尚荣誉”的主流价值更加凸显。
坚持文化文艺“润心”
激发奋进力量
注重文物保护利用,持续推进楼兰博物馆展陈提升,推行“文物云观展”“流动博物馆”线上+线下展览,开办“馆长讲楼兰”宣传栏目,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今年以来博物馆接待游客累计2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加大楼兰文化研究阐释,成功召开第三届地理测年年会暨第五届楼兰学术研讨会,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理论文章120篇,建立楼兰文化研究智库53人,完成《楼兰文物集成》和《百年楼兰学研究》编订。增强精品文艺创作力度,创作《我的楼兰姑娘》《楼兰在哪里》《楼兰我来了》等歌曲,设计发布楼兰霓裳时装50套,楼兰文创荣获自治州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旅游纪念品类特等奖,不断提升楼兰文化享誉度。
坚持新闻宣传“赋能”
奏响若羌声音
正面宣传强劲有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巴州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若羌零距离、“若羌好地方”APP等媒体平台开设“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烈庆祝巴州成立70周年”等专栏20余个,精心策划推出宣传报道1.5万余条和1000余条融媒产品,围绕“枣花开了”系列活动、“楼兰之夜”音乐会、“俞”你同行走进若羌等重要活动开展网络直播60余场次,累计在线观看5600余万人次,全方位、立体式展现若羌县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借助外力展形象,持续加强与人民网、新华网、新疆日报等中央、自治区级主要媒体深度合作,2024年累计在自治州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稿件8500余条,位居全州前列。《为万家灯火坚守大国工程坚守现场——中绿电4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中秋坚守岗位》《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等4篇报道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24年在央媒刊稿4000余条,让若羌频频“出圈出彩”。形成合力促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年生产高质量新闻稿件9000余条,《龙年首场寒潮来袭新疆巴州出现风吹雪天气当地妥善安置滞留旅客》《中国好时节∣红枣丰收甜蜜蜜·新疆巴州若羌且末红枣节》浏览量达2000万人次,主流思想舆论得到持续巩固,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让若羌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新岁序开,同赴新程。2025年,我们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全方位立体式讲好若羌故事,以宣传思想文化的强大力量助推若羌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书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