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若羌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全面复工,标志着南疆地区绿色能源建设迈入新阶段,展现了“开局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
春节刚过,若羌县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机械轰鸣,各类施工设备有序运转,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熟练操作,进行着各项施工作业。
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现场负责人陈真表示:“目前,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节后复工复产的工作已全面完成,现场施工迅速步入正轨。两洞工程、TBM供水工程以及上下库连接路工程等均已顺利复工复产。截至目前,现场施工人员已达450人,预计在今年施工高峰期,现场人数将攀升至1600人左右。”
该项目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团队采用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提升施工效率;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保障施工安全,同时,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高标准、严要求。
新华若羌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天祥说:“目前,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各筹建期标段均已复工。通风兼安全洞开挖进尺已达1250米,预计6月底实现贯通;进厂交通洞开挖进尺为1050米,计划于8月底顺利贯通。除此之外,其他项目均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进展顺利。”
据了解,该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6.25亿千瓦时,总投资约156.7亿元,预计2031年全面建成投产。电站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等组成,具备连续满负荷发电6小时的能力,被誉为南疆电网的“超级充电宝”。
按工程规划,今年2月,下水库将正式开工建设;7月,输水发电系统也将启动施工;10月,上水库工程也将破土动工。届时,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将全面步入主体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
作为南疆首个抽水蓄能电站,这一项目不仅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更是推动新疆绿色能源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3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4.6万吨,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电站还将承担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任务,显著提升南疆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新疆绿色能源产业注入新动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新华若羌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斌表示:“若羌抽蓄电站工程将为若羌县及周边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电站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若羌县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不仅是南疆能源建设的里程碑项目,更是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若羌县将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多“新疆奇迹”,为新疆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