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12时)风起
受强冷空气影响,3月25日12时33分、34分,若羌县气象台连发大风黄色、沙尘暴黄色预警,8分钟后寒潮黄色预警接踵而至。3道自然灾害预警,标志着若羌县将遭受强冷空气带来的寒潮、降温,交织叠加大风、沙尘恶劣天气。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刻不容缓。
未时(13时)靠前研判忙部署
13时07分,若羌县应急管理局靠前部署,积极应对。组织对本轮极端天气开展综合研判,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全县群众做好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应对准备。同教科局强化工作联动,指导落实学生防灾避险措施。组织乡镇对设施农业采取加固措施,指导牧区群众安全转场。落实极端天气“五停”措施,指导全县建筑工地停止室外作业。
申时(16时)查看现场才心安
16时15分,根据天气变化,若羌县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若羌县应急管理局向各有关部门推送响应启动命令,指导全县应急值守、消防救援、医疗救护人员在岗备勤,做好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通过视频监控对建筑工地、矿山企业开展轮巡,及时制止企业大风天气违规开展室外作业行为。
戌时(19时)指挥调度护安澜
19时,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调度会,指挥调度部分乡镇和重点区域,安排部署本轮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会议精神,迅速开展灾情核查,调度乡镇应急物资、救援人员储备情况,落实极端天气“平安报告”制度。
亥时(23时)值班备勤灯长明
23时,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继续调度各乡镇受灾情况,同步研判重点路段因灾滞留车辆情况,值班电话响个不停。“你们卡点现在滞留了多少辆车?饮用水和食品是否充足?有物资缺口或者装备需求,第一时间同我们联系,照顾好你们自身安全”“矿山上现在情况怎么样?雪情是否还在持续?”灾害发生后的首个夜晚,对应急指挥调度和第二天的物资运送带来了严峻考验。对于若羌县应急管理局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王妮来说,这个夜晚注定不平凡,这是她来到若羌县后首次经历大风、沙尘、寒潮、降雪交织叠加的自然灾害,对她的志愿服务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她说:“在这样急难险重的关键时期值班备勤,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守夜人’这个称号的光荣。我既是志愿者、又是守夜人,两种身份都加深了我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一名党员,我会守好岗位,做好记录,服务好这次灾害的救援处置工作”。
辰时(9时)树欲静而风不止
3月26日9时,沙尘影响范围更大,若羌县城俨然一副“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景象。教育、建筑等部门落实极端天气“五停”措施,学生停课、工地停工,各乡镇全面摸排灾情损失,电力系统开展巡线排查。随着应急电话响起,接到“部分区域跳闸断电、障碍物侵占电力设施”的报告,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核查灾情,联合行业监管部门制定隐患治理措施,避免因灾产生二次事故。
巳时(10时)奔走一线忙救灾
10时30分,大风整夜肆虐后国省道、高速公路因灾导致过境车辆滞留,部分滞留人员缺少饮用水、食品等生活物资,需要救援。若羌县应急管理局闻令而动,紧急向部分交警卡点拨付应急救灾物资500余份。同时,成立应急小分队,为因灾滞留若羌东、若羌北收费站的群众分发物资,保障群众在滞留期间有东西吃。在分发物资时,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还对滞留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开展了安全提示。
酉时(17时)重整旗鼓继续救援
17时,经过“十二时辰”,目前灾情出现好转,一场“及时雨”去了土、降了尘,因灾滞留的车辆也在交警部门的带道行驶中奔向远方。据统计,此次灾情,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统筹调拨应急物资2500余份,有效保障了因灾滞留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为群众送去了温暖、守住了安全。但是,安宁并不会长久,这场风雨还远没有结束,据若羌县气象台预报,大风天气仍将持续至27日夜间,这意味着在接下来迎风沙、战雨雪的斗争中,仍然能在应急一线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也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努力做好“人民守夜人”。
救援纪实
图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为因灾滞留车辆分发应急物资
图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装配应急物资
图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为卡点配备应急物资
午时(12时)风起
受强冷空气影响,3月25日12时33分、34分,若羌县气象台连发大风黄色、沙尘暴黄色预警,8分钟后寒潮黄色预警接踵而至。3道自然灾害预警,标志着若羌县将遭受强冷空气带来的寒潮、降温,交织叠加大风、沙尘恶劣天气。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刻不容缓。
未时(13时)靠前研判忙部署
13时07分,若羌县应急管理局靠前部署,积极应对。组织对本轮极端天气开展综合研判,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全县群众做好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应对准备。同教科局强化工作联动,指导落实学生防灾避险措施。组织乡镇对设施农业采取加固措施,指导牧区群众安全转场。落实极端天气“五停”措施,指导全县建筑工地停止室外作业。
申时(16时)查看现场才心安
16时15分,根据天气变化,若羌县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若羌县应急管理局向各有关部门推送响应启动命令,指导全县应急值守、消防救援、医疗救护人员在岗备勤,做好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通过视频监控对建筑工地、矿山企业开展轮巡,及时制止企业大风天气违规开展室外作业行为。
戌时(19时)指挥调度护安澜
19时,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调度会,指挥调度部分乡镇和重点区域,安排部署本轮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会议精神,迅速开展灾情核查,调度乡镇应急物资、救援人员储备情况,落实极端天气“平安报告”制度。
亥时(23时)值班备勤灯长明
23时,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继续调度各乡镇受灾情况,同步研判重点路段因灾滞留车辆情况,值班电话响个不停。“你们卡点现在滞留了多少辆车?饮用水和食品是否充足?有物资缺口或者装备需求,第一时间同我们联系,照顾好你们自身安全”“矿山上现在情况怎么样?雪情是否还在持续?”灾害发生后的首个夜晚,对应急指挥调度和第二天的物资运送带来了严峻考验。对于若羌县应急管理局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王妮来说,这个夜晚注定不平凡,这是她来到若羌县后首次经历大风、沙尘、寒潮、降雪交织叠加的自然灾害,对她的志愿服务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她说:“在这样急难险重的关键时期值班备勤,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守夜人’这个称号的光荣。我既是志愿者、又是守夜人,两种身份都加深了我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一名党员,我会守好岗位,做好记录,服务好这次灾害的救援处置工作”。
辰时(9时)树欲静而风不止
3月26日9时,沙尘影响范围更大,若羌县城俨然一副“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景象。教育、建筑等部门落实极端天气“五停”措施,学生停课、工地停工,各乡镇全面摸排灾情损失,电力系统开展巡线排查。随着应急电话响起,接到“部分区域跳闸断电、障碍物侵占电力设施”的报告,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核查灾情,联合行业监管部门制定隐患治理措施,避免因灾产生二次事故。
巳时(10时)奔走一线忙救灾
10时30分,大风整夜肆虐后国省道、高速公路因灾导致过境车辆滞留,部分滞留人员缺少饮用水、食品等生活物资,需要救援。若羌县应急管理局闻令而动,紧急向部分交警卡点拨付应急救灾物资500余份。同时,成立应急小分队,为因灾滞留若羌东、若羌北收费站的群众分发物资,保障群众在滞留期间有东西吃。在分发物资时,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还对滞留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开展了安全提示。
酉时(17时)重整旗鼓继续救援
17时,经过“十二时辰”,目前灾情出现好转,一场“及时雨”去了土、降了尘,因灾滞留的车辆也在交警部门的带道行驶中奔向远方。据统计,此次灾情,若羌县应急管理局统筹调拨应急物资2500余份,有效保障了因灾滞留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为群众送去了温暖、守住了安全。但是,安宁并不会长久,这场风雨还远没有结束,据若羌县气象台预报,大风天气仍将持续至27日夜间,这意味着在接下来迎风沙、战雨雪的斗争中,仍然能在应急一线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也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努力做好“人民守夜人”。
救援纪实
图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为因灾滞留车辆分发应急物资
图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装配应急物资
图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为卡点配备应急物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