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若羌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抢抓有利时机,集中组织开展红枣“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防控面积20余万亩,避免枣农自行防治时间不统一,做不到全覆盖,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有效遏制红蜘蛛等对枣树开花坐果期危害较大的病虫害发展,不仅省工省时还为枣农节省了一大笔开支,确保全县红枣丰产丰收。
6月9日上午,在若羌县新区广场直升机飞防现场,自治区、自治州飞防监理组、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北京天鑫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正严格、认真地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药品测试、检查、配比、记录、装药等工作,不一会一架装满生物合剂的直升机就腾空而起飞向了枣林。
若羌县红枣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胡文军说:“按照红枣提质增效发展战略目标,今年我县积极争取中央林生态补偿资金160万元,开展20余万亩红枣红蜘蛛飞机防治工作,我们所使用的药剂均为生物药剂,符合绿色红枣生产标准规范。”
据飞防公司负责人介绍,用于喷洒药物的这架直升机每小时可喷洒林田3000余亩,省时省力。同时,由于直升机喷药采用的是超微颗粒,雾化更好,通过直升机本身的动力促使药液更容易被叶片吸收,提高药效70%。
此次飞机防治将持续3-5天,防治药剂为23%乙螨·三唑锡悬浮剂复配柑橘型橙皮精油,沉降剂选用尿素,药品证件齐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均为对人、畜、禽及周边采摘园等环境安全,飞防区域的群众可正常生产、生活。各乡镇在接到通知后,及时动员各村(社区)通知辖区农户按照飞防要求做好准备,并告知农户相关防范、注意事项,全力保障此次防治的顺利进行。
巴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防治检疫科副科长刘新钢:“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若羌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邀请我们指导实施了‘若羌县20余万亩红枣红蜘蛛病虫害飞机防治项目’,这个项目就运用生物农药,组织大规模的飞机防治。通过飞机防治这种节本增效的模式,来提高红枣的品质,我们用的药都是安全环保,没有环境污染的生物农药。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巴州林草局成立项目指导组进行了多次论证,确保科学、有效、安全、顺利的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