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烽燧遗址: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克鲁瓦克烽火台
自库鲁克塔克以南,沿孔雀河向西,至今保存着仍清晰可见的一列烽燧,这些烽燧在丝绸之路上的走向是清楚的,形成了系统的军事预警设施。
脱西克烽火台
木雕文物
木雕艺术:楼兰的家具雕刻艺术在当时已相当发达,当时楼兰官员以及民居的家具非常精美,楼兰家具和音乐在当时深受中原人士的喜爱,楼兰的雕刻艺术对中国的家具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楼兰居家还原图
楼兰考古队发现带有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彩色四瓣花木雕,花瓣为尖圆形,衬有分叉的花萼。
木制文物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西方往来与日俱增,世界几大文明在此激荡、碰撞、交汇、融合。楼兰遗址发现木雕艺术独特罕见,图案多以人像、动物、花瓣为主,绘画风格与早期印度绘画中见到的风格非常类似。
楼兰墙雕图
生活在这的居民自古以来就有精湛的木雕艺术传统,而佛教传入的希腊化艺术和犍陀罗艺术,则赋予古老楼兰的木雕艺术以新的活力。
木简、铜钱
木简:楼兰出土的汉文木简和纸文书共计576件,其中木简412件、纸文书164件,有绝对年号记载的木简40件、纸文书8件。
纸质文书
五铢钱
五铢铜钱:正面有内廓无外廓,背面内外廓完整,上铸“五铢”二字,正方形穿。
陶器文物
陶器: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发现和使用火,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经过烧制的泥土不仅坚硬,而且遇水不易变形,因而受到启发,将泥土做成器皿,放在火上较长时间烧制,就形成了陶器。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
永昌残锦
织锦:在楼兰地区所发现来自内地的丝绸织物将东西方艺术图像融为一体,品种繁多、工艺精美,纹饰图案十分丰富,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地,不但是楼兰艺术的经典作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珍贵遗产。
大宜子孙残锦
图案风格可分为传统的吉祥瑞兽云气纹样、几何纹样、瑞花草纹样,并出现了西域风格的有翼神兽和狮子纹样,基本与同期中原艺术相一致,反映着汉文化的基本特征。
锦织、绒布残片(汉晋)
楼兰城内饭店、驿站、车马店和交易场所毗邻接第,热闹非凡。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和谐交融,使楼兰成为西域三十六城邦中灿烂的明珠,吸引着无数商贾客户,文人骚客云集于此。
楼兰街道复原雕塑
楼兰复原模型图
这里可能就是当年楼兰城官衙所在地。遗址区东部的一座高约l0.5米的佛塔,塔身是由土坯加木料垒砌而成的;塔基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的南面连接着一大片大型建筑遗址,堆集着许多木料,这些木料都经过精细加工。
楼兰遗迹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神秘的消失了。关于楼兰的消失有很多种说法,至于为什么神秘消失到现在都是个未解之谜。
楼兰遗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