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连接三省四地,东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南依昆仑山脉与西藏接壤,西与且末县毗邻,北与尉犁县及吐鲁番、哈密地区相连,不论是在古丝绸之路还是在打造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若羌县公安局以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紧扣辖区企业发展需求,以推进“警企共建”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公安服务攻坚方向,着力搭建互动联动、共赢多赢的新型警企关系,为辖区企业生产经营、安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高效的法治环境。
“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助企服务机制
为实现“警企零距离”服务,若羌县公安局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倡导“四通”服务,即部门职责内该办的事,速办“快通”;工作运转不畅、需要协调时,积极“沟通”;企业面临困难和矛盾时,及时“疏通”;有利于企业发展、合理合法的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变通”,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三关工作法”,不断做细做实警务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自建立助企服务机制以来,若羌县公安局将“服务+管理”作为“警企共建”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一定成效。去年5月1日,若羌县公安局罗布泊派出所警务人员在辖区成功抓获一名网上在逃人员,为辖区企业安全、有序运营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宣传+走访”依法维护涉企经济利益
“感谢警察同志把我从骗子的陷阱中挽救回来,就差一点,我就把五千块钱转出去了!”得知真相后,心有余悸的刘女士感慨地说道。
今年1月16日,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阳光煤矿的厨师胡先生紧急向派出所民警求助,称其妻子非要向一个自称贷款公司的平台缴纳五千元平台费,根据平时民警在“警企联动”微信群里普及的反诈知识,胡先生觉得妻子是被诈骗分子盯上了,但是妻子深信不疑,于是胡先生联系派出所民警请求帮助。派出所民警杨凯核实情况后,立即前往距离派出所120公里的阳光煤矿阻止了刘女士的转账行为。
“这件事只是我们体现‘警企共建’成效的小小案例。如今微宣传、微提醒、微互动、微预警、微治理在‘警企共建’中可是发挥着大大的能量,我们的‘警企联动’微信群名声越来越响,职责越拓越广,和企业职工的情谊也越来越深。”治安大队教导员吕文斌说。若羌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警务室广泛发动企业职工加入“警企联动”微信群,主动开展咨询答疑、反诈宣传、警情播报、安防提示等工作,与企业职工“键对键”“点对点”互联互动,让企业职工参与到安全防范中。
这支全天候、无死角的“线上服企”构筑了现代警务体系,让民警长上“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搜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问题,努力把企业矛盾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微距离”服务企业及职工,切实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做到“防范为上、止于未发”,也进一步拉近警企距离,有力维护企业厂区和谐稳定。
“打击+防范”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若羌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建设法治公安目标,全力做好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安全防范等工作,以强有力的举措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1年8月26日,若羌县公安局接到县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职工报警称:在该县315国道1369公里处以北高速公路施工地堆放的钢板被人盗窃。
接报警后,刑侦大队办案民警通过重要线索,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丹某,并在其家中当场查获被盗物品及作案车辆。后期,办案民警通过线索深挖扩线,抓获其他参与盗窃人员石某、刘某等五人,找回被盗物品钢板、电缆线等约15吨,挽回经济损失约8万元。该案也是若羌县公安局侦破涉企案件中的典型案例。
利剑出鞘,收获累累硕果。据统计,2021年以来,若羌县公安局共侦办涉企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4.3万元,有力有效地打击了一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活动。